路断人稀

[lù duàn rén xī]
成语《路断人稀》是个比较常见的中性成语。《路断人稀》的近义词有:路绝人。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成语《路断人稀》的含义是: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举个栗子: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因为刀客们往往连穷百姓仅有的几升粮食、几只山羊、甚至连鸡、鸭都要抢去,弄得路断人稀,鸡犬不宁。” 以下是对成语《路断人稀》更为具体的描述:
成语解释
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成语简拼
LDRX
成语注音
ㄌㄨˋ ㄉㄨㄢˋ ㄖㄣˊ ㄒ一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路断人稀作定语、状语;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路斷人稀
近义词
路绝人
成语例子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因为刀客们往往连穷百姓仅有的几升粮食、几只山羊、甚至连鸡、鸭都要抢去,弄得路断人稀,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