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语

[tóng rì ér yǔ]
成语《同日而语》是个经常会用到的中性成语。《同日而语》的近义词有: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反义词有:分门别类、较短论长。 出自: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成语《同日而语》的含义是: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举个栗子:目前我国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与旧中国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以下是对成语《同日而语》更为具体的描述:
成语解释
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成语简拼
TREY
成语注音
ㄊㄨㄥˊ ㄖˋ ㄦˊ ㄩˇ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同日而语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同日而語
反义词
分门别类、较短论长
成语例子
目前我国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与旧中国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成语正音
而;不读作“ěr”;同,不能读作“tònɡ”。
成语辨析
同日而语和“等量齐观”都表示把不同的等同起来。同日而语指同时来讲;同样看待;可用于人或事物;“等量齐观”指不分轻重;不管性质;同等对待;只用于事物。
英语翻译
be named on the sam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