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224个与“”相关的成语:
  • 龙盘

    [拼音] lóng pán hǔ jù
    [释义] 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出处] 汉 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 饿扑食

    [拼音] è hǔ pū shí
    [释义]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 藏龙卧

    [拼音] cáng lóng wò hǔ
    [释义]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谋皮

    [拼音] yǔ hǔ móu pí
    [释义]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纯属幻想。
    [出处] 《太平御览》第208卷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 龙腾

    [拼音] lóng téng hǔ yuè
    [释义]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出处]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 龙吟

    [拼音] lóng yín hǔ xiào
    [释义]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也用以形容响声洪大;气势盛大。
    [出处] 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 龙行

    [拼音] lóng xíng hǔ bù
    [释义] 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像老虎那样矫健。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如龙虎不凡。旧时指帝王的仪态。
    [出处] 《宋书 武帝纪》:“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 不成

    [拼音] huà hǔ bù chéng
    [释义] 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出处] 东汉 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打死老

    [拼音] dǎ sǐ lǎo hǔ
    [释义]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出处] 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 三人成

    [拼音] sān rén chéng hǔ
    [释义] 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 畏敌如

    [拼音] wèi dí rú hǔ
    [释义]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出处] 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 势成骑

    [拼音] shì chéng qí hǔ
    [释义] 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心里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要去厮杀。”
  • 傅翼

    [拼音] wèi hǔ fù yì
    [释义] 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出处] 《逸周书 寤敬》:“无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
  • 背熊腰

    [拼音] hǔ bèi xióng yāo
    [释义]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 添翼

    [拼音] wèi hǔ tiān yì
    [释义]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枭雄,久留蜀而不遣,是纵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为虎添翼乎?”
  • 云龙风

    [拼音] yún lóng fēng hǔ
    [释义]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出处] 《周易 乾》:“云从龙,风从虎。”
  • 甘冒

    [拼音] gān mào hǔ kǒu
    [释义]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 离山

    [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释义]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 视眈眈

    [拼音] hǔ shì dān dān
    [释义]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出处] 《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 照猫画

    [拼音] zhào māo huà hǔ
    [释义]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