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224个与“”相关的成语:
  • 雕龙

    [拼音] xiù hǔ diāo lóng
    [释义]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出处]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学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
  • 头鼠尾

    [拼音] hǔ tóu shǔ wěi
    [释义] 头大如虎,尾细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出处] 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
  • 自卫

    [拼音] yǐn hǔ zì wèi
    [释义] 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 藏龙

    [拼音] wò hǔ cáng lóng
    [释义]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杯弓市

    [拼音] bēi gōng shì hǔ
    [释义]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出处] 詧盦《学界风潮记 天津商学界之活动》:“同时传来上海有罢市之说,以致杯弓市虎,危机伺伏,人心恐惶,险状万分。”
  • 插翅

    [拼音] měng hǔ chā chì
    [释义] 比喻强有力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出处]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若得孔明下山,拜为军师,凭着关张雄虎之将,如猛虎插翅。”
  • 口夺食

    [拼音] hǔ kǒu duó shí
    [释义] 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
    [出处]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只要国内出产,全国人民不吃,虎口夺食也要给你弄来。”
  • 狮威胜

    [拼音] shī wēi shèng hǔ
    [释义] 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狮威胜虎,蛇毒如刃。”
  • 羊入

    [拼音] yáng rù hǔ kǒu
    [释义] 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6回:“犹如驱羊入虎口耳。”
  • 驱羊攻

    [拼音] qū yáng gōng hǔ
    [释义] 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 盘龙

    [拼音] jù hǔ pán lóng
    [释义]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出处]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 添翼

    [拼音] měng hǔ tiān yì
    [释义] 比喻强大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出处] 《人民日报》1964.1.26:“一旦掌握了文化、科学技术的武器,就像猛虎添翼一般。”
  • 纸老

    [拼音] zhǐ lǎo hǔ
    [释义]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 苛政猛于

    [拼音]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释义]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视耽耽

    [拼音] hǔ shì dān dān
    [释义] 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出处] 《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 如狼如

    [拼音] rú láng rú hǔ
    [释义] 见“如狼似虎”。
    [出处] 《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 下山

    [拼音] měng hǔ xià shān
    [释义] 形容勇猛而迅速
    [出处]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转身作一个‘猛虎下山’之势,劈面扑来,要想杨福一闪,他好乘势翻个跟斗,到杨福后面去。”
  • 狼餐

    [拼音] láng cān hǔ shì
    [释义]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出处]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 视鹰瞵

    [拼音] hǔ shì yīng lín
    [释义] 瞵:注视。像老虎和老鹰扑食那样贪婪、凶残地盯着
    [出处] 清·洪楝园《后南柯·伐檀》:“虎视鹰瞵萃列强,竞称兵要犯封疆。”
  • 投畀豺

    [拼音] tóu bì chái hǔ
    [释义] 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
    [出处] 《诗经 小雅 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