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孑遗

[wú fù jié yí]
成语《无复孑遗》是个不太常用的中性成语。《无复孑遗》的近义词有:所剩无几。 出自:前蜀·牛峤《灵怪录·居延部落主》:“周岁无复孑遗,水银后亦失所在。” 成语《无复孑遗》的含义是:孑遗:遗留,余剩。没有再剩下什么 举个栗子: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1卷:“山林草木,人民屋宅,兵寇鬼气,尽令消灭,无复孑遗,四道豁然。” 以下是对成语《无复孑遗》更为具体的描述:
成语解释
孑遗:遗留,余剩。没有再剩下什么
成语出处
前蜀·牛峤《灵怪录·居延部落主》:“周岁无复孑遗,水银后亦失所在。”
成语简拼
WFJY
成语注音
ㄨˊ ㄈㄨˋ ㄐ一ㄝˊ 一ˊ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无复孑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無復孑遺
近义词
成语例子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1卷:“山林草木,人民屋宅,兵寇鬼气,尽令消灭,无复孑遗,四道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