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存若亡

[ruò cún ruò wáng]
成语《若存若亡》是个经常会用到的中性成语。《若存若亡》的近义词有:若有若无。 出自: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成语《若存若亡》的含义是: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举个栗子:明·李贽《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以下是对成语《若存若亡》更为具体的描述:
成语解释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成语简拼
RCRW
成语注音
ㄖㄨㄛˋ ㄘㄨㄣˊ ㄖㄨㄛˋ ㄨㄤˊ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若存若亡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难以捉摸。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成语例子
明·李贽《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