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语《刻舟求剑》是个经常会用到的中性成语。《刻舟求剑》的近义词有:守株待兔墨守成规。《刻舟求剑》的反义词有: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出自: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是: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举个栗子: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以下是对成语《刻舟求剑》更为具体的描述:
成语解释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成语简拼
KZQJ
成语注音
ㄎㄜˋ ㄓㄡ ㄑ一ㄡˊ ㄐ一ㄢ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刻舟求剑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刻舟裘劍
成语例子
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成语正音
刻,不能读作“kē”;剑,不能读作“jiǎn”。
成语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
成语辨析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侥幸得到意外收获。
英语翻译
ridiculous stupidity
日语翻译
情勢(じょうせい)の変化も知らず,古いしきたりに拘(こたわ)るこ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