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捣衣/捣练子》

贺铸 [宋]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夜捣衣/捣练子》解析

此词以简炼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思妇形象,抒写了闺中少妇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思。

用闺情写征戎之苦,这在宋词中并不多见。作者的系列《捣练子》词,可谓难得的珍品。这几首写思念边疆征人的作品 ,既有民歌情味,又以清婉见长,给人印象颇深。此词是其中代表性很强的一篇。

上片起三句写了思妇的两组动作。“锦字”用典。

《晋书·列女传 》载前秦时 ,窦滔被流放到边疆地区 ,其妻苏蕙思念不已 ,遂织锦为回文旋图诗相寄赠。诗图共八百四十字,文辞凄惋,宛转循环皆可以读 。“鸳机”是织机的美称 。李商隐《即日》诗云:“几家缘锦字 ,含泪坐鸳机”,白天光线充足,故思妇忙着在织锦,及至黄昏,不能作此细活了,乃收拾下机。然而夜晚自有月光可以利用,思妇还舍不得休息,于是又将大石板擦拭干净,连夜捣衣,准备捎给戍边的良人。只此“收锦 ”、“下机”、“拂砧”、“捣衣”一连串动作,便概括了思妇一天一夜的辛勤劳作,而这辛勤劳作 ,又无不是为了征夫,这样一个勤劳、贤慧的思妇的形象便惋然眼前了。可词人没有把笔触停留在刻画思妇如何不惮辛苦 、日夜劳作这一浅层,接下去两句即进而向着思妇的精神世界作深入的开掘,写她一边捣衣一边忐忑不安地思忖着“马士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七字,是点睛之笔。此句中用了《左传·庄公八年》里的一个典故:是年齐襄公派将军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当时正值瓜熟,襄公便许诺明年瓜熟之时派人去替换他们。谁知一年期满,襄公却自食其言,不准他们回来。用此典说明这一类言而无信 、随意延长戍卒役期的行径尚在继续,故尔思妇还得日织锦字,夜捣寒衣,征夫仍须防秋于塞上,捱冬于边头。论其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则前四句皆是直笔,至此收尾处使一折笔,便有含毫不尽之妙。

贺铸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贺铸诗集
  •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 贺铸 - [宋]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 菩萨蛮·章台游冶金龟婿 - 贺铸 - [宋]

    章台游冶金龟婿。归来犹带醺醺醉。花漏怯春宵。云屏无限娇。绛纱灯影背。玉枕钗声碎。不待宿酲销。马嘶催早朝。
  • 菩萨蛮·曲门南与鸣珂接 - 贺铸 - [宋]

    曲门南与鸣珂接。小园绿径飞胡蝶。下马访婵娟。笑迎妆阁前。 鹧鸪声几叠。滟滟金蕉叶。未许被香鞯。月生楼外天。
  • 菩萨蛮·绿窗残梦闻鶗鴂 - 贺铸 - [宋]

    绿窗残梦闻鶗鴂。曲屏映枕春山叠。梳□发如蝉。镜生波上莲。 绛裙金缕摺。学舞腰肢怯。帘下小凭肩。与人双翠钿。
  • 菩萨蛮·绿杨眠後拖烟穗 - 贺铸 - [宋]

    绿杨眠后拕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 菩萨蛮·粉香映叶花羞日 - 贺铸 - [宋]

    粉香映叶花羞日。窗间宛转蜂寻蜜。欢罢卷帘时。玉纤匀面脂。 舞裙金斗熨。绛襭鸳鸯蜜。翠带一双垂。索人题艳诗。
  • 菩萨蛮·子规啼梦罗窗晓 - 贺铸 - [宋]

    子规啼梦罗窗晓。开奁拂镜严妆早。彩碧画丁香。背垂裙带长。 钿铮寻旧曲。愁结眉心录。犹恨夜来时。酒狂归太迟。
  • 菩萨蛮·虚堂向壁青灯灭 - 贺铸 - [宋]

    虚堂向壁青灯灭。觉来惊见横窗月。起看月平西。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欹枕偷声泣。肠断数残更。望明天未明。
  • 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 - 贺铸 - [宋]

    芭蕉衬雨秋声动。罗窗恼破鸳鸯梦。愁倚□帘栊。灯花落地红。 枕横衾浪拥。好夜无人共。莫道粉墙东。蓬山千万里。
  • 菩萨蛮·朱甍碧树莺声晓 - 贺铸 - [宋]

    朱甍碧树莺声晓。残醺残梦犹相恼。薄雨隔轻帘。寒侵白纻衫。 锦屏人起早。惟见余妆好。眉样学新蟾。春愁入翠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