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淡妆多态》

贺铸 [宋]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薄幸·淡妆多态》解析

起首二句写伊人虽淡妆亦多姿,初次见面,她用那双明亮的双眸频频回首相见。词人首先写情人的淡装和目光,可见这两点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郎有情 ,妾有意 ,于是“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这两句暗用司马相如 ,卓文君之典,说明二人己目成心许。”“记画堂”句,正面描写了欢会时伊人轻颦浅笑的娇媚之态。接着“向睡鸭炉边”以下三句写欢会的地点,在睡鸭形的熏炉边,在绘有翔鸾花纹的屏风内,他们双双好合了。

过片承上,说那次欢会是灯节之时,同时又开启下文,说除灯节外,还有踏青节和挑菜节可以重温旧梦 ,但“过了”“不见”又点出:实际上,这两次都未见到伊人的踪影。“几回凭双燕”以下三句,用典,写男主人公几次设法与对方联系,但都障碍重重,音信难通。接下来迸出一句“约何时再”的慨叹。最后四句写男主人公在绵绵相思中更觉春浓酒困,所以无情无义地昏睡起来,待到他一觉醒来时,日影仍在花梢之上。

此词写人 、写事 、写情、均层层深入,一泻无余,细腻婉转 。全词熔情入景,故淡远;熔景入情,故秾丽 。于言情中布景,景即是情,情则愈加浓烈,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对于作者抒写从恋的狂欢到离别相思的辛酸这一情感历程 ,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

从一见钟情到相恋合欢,再到殷勤相思,构成了该词的结构框架。在这曲优美精致又略带感伤的恋歌中,涌动着男主人公对爱情热烈追求、对情人苦苦思念的感情潮水。

吴曾《能改斋漫录》载:“贺方回眷一姝,别久,姝寄诗云:‘独倚危栏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深思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贺演其诗为《石州引》词。悼亡诗词,不知即为此姬作否?”其中“贺方回眷一姝,别久”,与此词正合。全词的情感核心正是一个“眷”字。“姝”者,美女也,词中所写的“淡妆多态”、“轻颦浅笑娇无奈”,正是“这一个”美女的独特之美──“多态”:“淡妆”是多态的反衬;“轻颦浅笑”是多态之一斑;“娇无奈”则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多态”。而这种形体之“多态”,正是她内心多情而又娇羞的复杂心态的自然流露。此词下片所写相思之苦,也正由“别久”引发。吴曾所引之“姝寄诗”,情思深婉,形象鲜丽,引喻贴切,又可见这位姑娘文才之美。所以作者眷恋不已。如果是这样,这首《薄幸》词当作于二人定情之后、爱人寄诗之前的一段相思时节。

词中女主人公形象的特色,除了“多态”、多情之外,尤为引人注目的突出之处在于主动。这与传统“佳人”形象有质的区别。试看,她对意中人“的的频回眄睐”,令人销魂;她一旦确认知音,便“琴心先许”、“绾合欢双带”、“把香罗偷解”,又是非常的果断和痛快。在这位真情如火的姑娘身上,可以窥见白朴《墙头马上》中李千金的身影。“的的”二字,颇值玩味;既表现了作者相思时回忆往事的真切情景,又生动传神地托出了女子频送秋波的明确信息。“的的”二字迭用,虽属罕见,但用在这里却非常明晓畅达,充溢着生活气息,活现了出这位勇敢女性的神采。

这组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定情”,纯用白描手法,恰与姑娘的“淡妆”相融谐。第二部“幽会”,不宜用白描了,便以景衬情,选用了“画堂”、“风月”、“睡鸭”、“鸳屏”等典型事物来暗写。第三部“相思”为全词重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初次幽会之后再不见那位姑娘“踏青挑菜”,也就是再没有见面的机会。第二层写多次托人传书递简,但阻隔重重,音信难通。第三层写后会无期,百无聊赖,度日如年。这三层步步递进,逼出了一个“苦”字。于是在心中暗暗怨恨那位“冤家”的“薄幸”;于是更加珍惜那不可重复的“定情”与“幽会”,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当初的黄金细节:“淡妆多态……”全词就是这样形成了一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循环往复的“情结”结构。

词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诗体。这首词最本质的方面当然也是抒情,表现男主人公对伊人、对烧灯前欢会的美好而甜蜜的印象和事后强烈的相思。但这种抒情在本篇中主要不是通过与描写景物相结合来体现的,而是靠与叙事结合传达出来的。从上片的两人眉目传情到幽会,以及下片的寻觅、寄意、相思,都包含着一系列情事和曲折。使人感到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随着事情的发生而显露出来,同时又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发展。

从该篇的抒情与叙事关系看,它是以抒情带动叙事,全篇自始至终都出自主人公的主观感受,见出主人公感情的流动,表现出浓厚的抒情气氛。而有关事件,只是挑选那些最关键的细节或人物情态,用极其精炼而富于暗示性的语言点出。而根据那些含蓄的提示,很可能轻松就复原出内容更丰富的情节和场面。如从“更的的频回眄睐”中,可以联想到如《九歌·少司命》中所说的“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那种情节和场面;从“都不见踏青挑菜”中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到原头陌上,士女群中,眼巴巴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情景。

由于叙事因素加强了,词中便可以通过不同的场面和情节,从更多的侧面对人物展开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如双方初接触时女子那种淡雅中显风流的“淡妆多态”,那一双“频回眄睐”的会说话的眼睛,表现了这位女子美丽而富于风情。她钟情于男子后,便“欲绾合欢双带”,幽会时“把香罗暗解”,表现了对于爱情生活追求的热烈大胆。男主人公在对女子的追求过程中,则表现了他的一往情深。而从烧灯到挑菜节,在很短时间内因不见伊人,就形成沉重的思想负担,在郊外寻觅,托梁燕寄意。至如春浓、酒困、人闲、昼永的感受,则更深入地体现了他的痴情。

将叙事成分和抒情成分相融合,有一定的故事性,有较细致的人物描写,是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创造性的地方。拿它和柳永的长调相比,虽然两者在铺叙方面都显得很有功力,但柳词主要是抒情和铺写景物结合,叙事成分还是比较少的。在慢词中织入精妙的故事情节,且手法多样,善于变化,以周邦彦较为突出。而贺铸这首《薄幸》,似乎是柳词和周词之间具有过渡性的作品。

有一位学者曾说:中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着一个爱情母题:有所爱,但不能得其所爱,而又不能忘其所爱。这首词也是一个佐证。如果与那些汗牛充栋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小说戏曲相比,贺铸这首小词所反映的古代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无疑具有更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贺铸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贺铸诗集
  •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 贺铸 - [宋]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 菩萨蛮·章台游冶金龟婿 - 贺铸 - [宋]

    章台游冶金龟婿。归来犹带醺醺醉。花漏怯春宵。云屏无限娇。绛纱灯影背。玉枕钗声碎。不待宿酲销。马嘶催早朝。
  • 菩萨蛮·曲门南与鸣珂接 - 贺铸 - [宋]

    曲门南与鸣珂接。小园绿径飞胡蝶。下马访婵娟。笑迎妆阁前。 鹧鸪声几叠。滟滟金蕉叶。未许被香鞯。月生楼外天。
  • 菩萨蛮·绿窗残梦闻鶗鴂 - 贺铸 - [宋]

    绿窗残梦闻鶗鴂。曲屏映枕春山叠。梳□发如蝉。镜生波上莲。 绛裙金缕摺。学舞腰肢怯。帘下小凭肩。与人双翠钿。
  • 菩萨蛮·绿杨眠後拖烟穗 - 贺铸 - [宋]

    绿杨眠后拕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 菩萨蛮·粉香映叶花羞日 - 贺铸 - [宋]

    粉香映叶花羞日。窗间宛转蜂寻蜜。欢罢卷帘时。玉纤匀面脂。 舞裙金斗熨。绛襭鸳鸯蜜。翠带一双垂。索人题艳诗。
  • 菩萨蛮·子规啼梦罗窗晓 - 贺铸 - [宋]

    子规啼梦罗窗晓。开奁拂镜严妆早。彩碧画丁香。背垂裙带长。 钿铮寻旧曲。愁结眉心录。犹恨夜来时。酒狂归太迟。
  • 菩萨蛮·虚堂向壁青灯灭 - 贺铸 - [宋]

    虚堂向壁青灯灭。觉来惊见横窗月。起看月平西。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欹枕偷声泣。肠断数残更。望明天未明。
  • 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 - 贺铸 - [宋]

    芭蕉衬雨秋声动。罗窗恼破鸳鸯梦。愁倚□帘栊。灯花落地红。 枕横衾浪拥。好夜无人共。莫道粉墙东。蓬山千万里。
  • 菩萨蛮·朱甍碧树莺声晓 - 贺铸 - [宋]

    朱甍碧树莺声晓。残醺残梦犹相恼。薄雨隔轻帘。寒侵白纻衫。 锦屏人起早。惟见余妆好。眉样学新蟾。春愁入翠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