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自沔东来》

姜夔 [宋]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踏莎行·自沔东来》解析

燕燕、莺莺:指所爱之人。苏轼赠张先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华胥:梦境。《列子》,“黄帝昼寐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淮南:指合肥,作者有情人在合肥,但他从汉阳去金陵,未能在中途去探望。

白石二十多岁时,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后来分手了,但白石对旧日情人始终恋恋不忘,这成为他心灵深处永远的悲哀和伤痛。所谓时间能冲淡一切的说法并不适用于至情至性之人,余于白石尤然。从此词看 ,白石所恋似是姊妹二人,句中出现“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可证 。其他词中也出现过“大乔小乔”,“桃根桃叶”二人连用的典故,亦可为证。淳熙十四年(1187 丁未)元旦,姜夔从第二故乡汉阳(宋时沔州)东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时,梦见了往日的情人,写下此词。

上片写梦,哀怨之极。北宋时苏轼听说张先老人时已八十五岁买妾,作诗调侃道:“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这首词一开始即借“ 莺莺燕燕”字面称往日的情人,从称呼中流露出一种卿卿我我的缠绵情意。这里还有第二重含义,即比喻其人体态“轻盈”如燕,声音“娇软”如莺。这“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本以为是现实中的旖旎风光,读下句方知乃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境 。《列子·黄帝》载“黄帝昼寝而梦 ,游于华胥氏之国,”故词写好梦云“分明又向华胥见”。夜有所梦 ,乃是日有所思的缘故。以下又通过梦中情人的自述,体贴对方的相思之情。她含情脉脉道 :在这迢迢春夜中 ,“薄情”人(此为昵称)啊,你知道我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吗?言下大有“换我心 ,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意味。“染”字用得精妙,惟辛弃疾《鹧鸪天》“春风不染白髭须”可比。

过片写别后睹物思人,旧情难忘 。“别后书辞”,是指情人寄来的书信,检阅犹新;“别时针线”,是指情人为自己所做衣服,仍有遗香。二句虽仅写出物件,而不直接言情,然读来皆情至之语这是托物言情的妙处 。紧接着承上片梦见事,进一层写伊人之情。“离魂暗逐郎行远”,“郎行”即“郎边”,当时熟语 ,说她甚至连魂魄也脱离躯体,追逐我来到远方。比之韦应《木兰花》“ 千山万水不曾行 ,魂梦欲教何处觅”更多一层深情。然而魂魄飞越千山万水,寻觅情郎的结果却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末二句写作者梦醒后深情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在一片明月光下,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她就这样独自归去无人照管。一种惜玉怜香之情,一种深切的惭愧负疚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这首词紧扣感梦之主题,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意象浑成,境界空灵清远。词的后半部分 ,尤见幽邃清冷 。在构思上借鉴了唐传奇《离魂记 》,记中倩娘居然能以出窍之灵魂追逐所爱者远游,着想奇妙。在意境与措语上,则又融合了杜诗《梦李白》“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句意。妙在自然天成,不著痕迹 。王国维说:“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人间词话》删稿)可见评价之高。白石的情词不惟写自己的相思寂寞之苦,而且照应双方,多从对方着眼,为对方设身处地地着想,亦可见白石之至情至性。

姜夔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诗集
  • 扬州慢·淳熙丙申正日 - 姜夔 - [宋]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扬州慢·淮左名都 - 姜夔 - [宋]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鹧鸪天·柏绿椒红事事新 - 姜夔 - [宋]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 暗香疏影 - 姜夔 - [宋]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 鹧鸪天·辇路珠帘两行垂 - 姜夔 - [宋]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 鹧鸪天·忆昨天街预赏时 - 姜夔 - [宋]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慳梅小未教知。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 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 鹧鸪天·京洛风流绝代人 - 姜夔 - [宋]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漂渺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 鹧鸪天·曾共君侯历聘来 - 姜夔 - [宋]

    曾共君侯历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旌扬宅里疏疏磬。挂屩枫前草草杯。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 鹧鸪天·柏绿椒红事事新 - 姜夔 - [宋]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 鹧鸪天·巷陌风光纵赏时 - 姜夔 - [宋]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