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射》

李商隐 [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日射》解析

整首诗写一个贵家女子居住的院落。首句“日射纱窗风撼扉”,写暮春早晨的阳光照射在纱窗上,透人闺室,温煦的春风轻轻地撼动着门扉。旭日晴光和春风送来了春天的信息,使人联想到深院之外正是一派姹紫嫣红的艳丽春光。那透入纱窗的阳光,不但给寂寞的闺室带来温煦和生气,而且使室内主人公的春心也不由自主地撩动起来;那撼动门扉的春风,似乎也在轻轻叩击着她的心扉。而风撼门扉的声音,又更衬出了深院的寂寥。这一句看似单纯写景,实际上这正是深院闺室中女主人公所见所感之景,其中已经蕴含了主人公的感受。

第二句正面写到女主人公——“香罗拭手春事违”。香罗拭手,是一个细节描写。这一无意识的动作传出了女主人公寂寞无聊的意态,也传出了她的幽怨和心事重重。幽怨的原因,就在于“春事违”——这是一个妙合双关的词语。既是说寂处深院,辜负了大好春光,又暗示幽居空闺,耽误了青春年华。全篇正面写女主人公的就此一句,因此在这里特别点醒全篇主意——“春事违”。

三、四两句,又转回写景。“回廊四合掩寂寞”,画出一个寂静封闭的环境。曲折环绕的长廊在深院中四面合拢,整个院落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动静声息,看上去好像是这四面环绕的回廊把寂寞的气氛凝固不动地掩封起来了,也像是把一颗寂寞的心灵禁锢起来了。“掩寂寞”的“掩”字,用法新警、形象。无形的气氛、心绪因为这个“掩”字而具有了实感。

末句紧承“寂寞”,转出廊问院内无言相对的两种景物——“碧鹦鹉对红蔷薇”。鹦鹉善学人言语,在深院空闺中原是点缀生活、活跃气氛的事物。但现在却连能言的鹦鹉也似乎受了这寂寞气氛的浸染,变得缄口不语了(这是从“对”字上可以体昧出来的)。蔷薇花开得正艳,但在这充满寂寞幽怨气氛的环境中,本来通常给人以热闹之感的“红蔷薇”,此刻给予人的感受却是“蔷薇寂寞红”。其实,这关在笼子里缄口不言的鹦鹉和深锁院中的寂寞无主的红蔷薇,在某种意义上,正可视为女主人公命运的一种象征。

诗写到这里,似乎意犹未尽,却已经悠然收住。末句正像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一展即收,留下丰富的含蕴让读者去寻味。纪昀评道:“佳在竞住。”竞住方有不尽之意。在绝句的结尾中,像这样干脆利落而又耐人寻味的结法,堪称上乘。

这首诗通篇着色鲜明艳丽。早晨明亮的阳光、华美的香罗手帕、精巧朱漆的回廊、碧色的鹦鹉、红色的蔷薇,都有着统一的明丽色调,但这一切在诗中恰是用来反托深院的寂寞和女主人公的幽怨的。这种艺术手段在诗中运用得很成功,收到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中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云:“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和李商隐的这首《日射》都是借风和日丽之时,朱门深院,闭锁春光的情景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虚度的幽怨,而刘诗以“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的典型细节暗透女主人公的幽寂无聊,李诗则以“碧鹦鹉对红蔷薇”的鲜艳景物反托朱门深院的寂寥,一则取动景,一则取静景,而都能言外见意,可谓异曲同工。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诗集
  • 无题 - 李商隐 - [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无题 - 李商隐 - [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锦瑟 - 李商隐 - [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无题 - 李商隐 - [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 无题 - 李商隐 - [唐]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 无题 - 李商隐 - [唐]

    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腰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
  • 无题 - 李商隐 - [唐]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 无题 - 李商隐 - [唐]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 无题 - 李商隐 - [唐]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