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辛弃疾 [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解析

【注释】

①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春,时稼轩三十九岁,在江西隆兴安抚使任上。据词序,稼轩去年冬由江陵知府改调隆兴(今江西南昌市)知府兼江西安抚使。仅三月,又诏命入京。友人饯别,席间有作《水调歌头》者,稼轩次韵作此词。词由频繁的调任和朝内门户之争而发。上片就饯宴切入,点出离别。随即一转,贵人黄土,人生如梦,大可一笑出门,坦然处之。下片借古讽今,抨击世俗,自明节操。“但觉”以下,实牢骚不平语。既难挽狂澜,不如归隐林泉。通篇貌似旷达,实则语含讥讽,悲愤无限。

②司马监:司马倬字汉章,任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带监察性质),故称“监”或“太监”。赵卿:未详何人。王漕:王希吕字仲衡,时任江西转运副使(主管漕运),故称“漕”或“漕司”。

③次韵:即步韵,按原唱韵脚和诗或词。

④王公明:即王炎,曾任枢密使。薨(hōng烘):古时称诸侯之死曰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员之死,也可称“薨”。门户之叹:叹同僚之间,各立门户,相互攻讦。王炎生前与同僚多有不协,受人排挤,故众人有门户之叹。前章:指本词的上片。

⑤“我饮”两句:写词人在饯宴上纵情豪饮。

⑥“别离”两句:恨相聚太短,匆匆而别。即词序所称,在隆兴任上仅三月(旧制一般以三年为一任)。

⑦“头上”三句:言官高爵显者也难免归于黄土,谁能称雄一世?按:指王炎而言,是对词序“门户之争”的一种否定。貂(diāo刁)蝉:即貂蝉冠。据《宋史·舆服志》,装饰极为华丽,惟三公大臣于国祀或大朝会时方冠戴。麒麟高冢:立着石麒麟的高大坟墓。杜甫《曲江》诗:“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麒麟:传说中的一种仁兽。高冢(zhǒng肿):指贵人之墓。竟谁雄:究竟谁能称雄。

⑧“一笑”两句:一笑赴任,正值暮春季节。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⑨“孙刘辈”三句:言此去宁可不作三公,决不媚事权贵。孙刘:三国时魏国的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三国志·辛毗传》称孙、刘当政,惟辛不从。他说:“吾之立身,自有本末,就与刘、孙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何危害之有焉。”辛词据此。公:即指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后世以此为高官的代称。

⑩“余发”两句:我已衰老,此事且凭他们。种种:头发短少稀疏貌。《左传·昭公三年》载,卢蒲嫳请求归隐,对齐侯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陆游《长歌行》:“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此事:指相互排挤倾轧的门户之争。渠侬:他们,指当代的“孙刘辈”。

⑾“但觉”三句:自谓平生漂泊,于醉吟风月外,竟百事无成。苏轼《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诗:“我除搜句百无功。”辛词据此。

⑿“毫发”两句:一切来自帝力,我惟乞归山水。毫发皆帝力:《汉书·张耳陈馀传》载:张耳之子张敖嗣立,高祖刘邦过赵,对赵王不敬,赵相贯高欲杀高祖。张敖说不可,谓赵所以能复国,“秋毫皆帝力也”。鉴湖:一名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县南。唐诗人贺知章晚年奉诏归隐于此。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诗集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辛弃疾 -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 辛弃疾 - [宋]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 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 辛弃疾 - [宋]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珮丹霞羽化。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 辛弃疾 - [宋]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 西江月·秀骨青松不老 - 辛弃疾 - [宋]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 西江月·画栋新垂帘幕 - 辛弃疾 - [宋]

    画栋新垂帘幕,华灯未放笙歌。一杯潋滟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贺。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将绿鬓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 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 - 辛弃疾 - [宋]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 辛弃疾 - [宋]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万象亭中殢酒。九江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