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平山堂用东坡韵》

方岳 [宋]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水调歌头 平山堂用东坡韵》解析

这首词意境丰满。词人通过对山色,身世的描写,融抒情、议论为一体,含义深广,具有一种淡淡的感伤色彩。扬州西北的平山堂,是欧阳修在这里任知州时建造的。登堂遥眺,江南金、焦、北固诸山尽在眼前,视与堂平,故取名“平山”。

一个世纪后,方岳身处平山堂,俯仰江山,缅怀先贤,不禁诗思如潮,就以苏东坡《黄州快哉亭》词的韵脚,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

词从写景入手 。“秋雨”二句,写雨后平山堂远望所见的景色 。这时雨过天晴 ,长江对岸诸山愈加显得青绿可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表达相当出色,句法也很奇巧 。它重点是写“山色”之“碧”,而以“秋雨”和“晴空”作烘托,使之更加鲜明起来。雨水洗过的青山,去掉了表层的尘土,增加了滋润的水分,当然更显得青绿;而雨后放晴时,天空更兼秋高气爽,阳光就会更加充足,照耀着雨后的群山,它的碧绿于是又加深了一层。这两句通过倒装,将雨后的山形象地勾画了出来。

“江南江北愁思”两句,意思是说平生行遍江南江北,积累起来的许多愁思,都付之一醉,暂时忘却吧。借酒消愁本来是人之常情,尤以文人为甚。但作者哪里来这么多“愁思”,它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一是自伤飘泊无定,二是慨叹中原未复。这就是有点有染的写法,即先说明性质,然后再表现内容。

“芦叶蓬舟千里”三句 ,写词人长年飘泊在外,不能回乡。“芦叶”句展示“蓬舟”(盖有蓬顶的小舟)在长满芦叶的岸边行驶之状。“千里”极言行程之长,飘泊地域之广阔 。“菰菜莼羹 ”用的是张翰的典故: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命驾而归 。“菰菜莼羹”后面加上“一梦”两字 ,就否定了此事的现实性 。因而只好“无语寄归鸿 ”,默默无言地目送征鸿南归。方岳是南宋后期著名的江湖派诗人之一 ,他少年飘荡江湖,中年以后,虽中了进士而宦游各地,还不免有“游宦成羁旅”之感。思归而不得,发为愁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一句,意思是醉酒后的词人双眼朦胧,河洛一带渺不可及,而遗恨于夕阳之中,这不是其字面意思,实质上它抒发的是词人为中原沦落,未能收复而遗恨。下片又从眼前景物写起。“蘋洲外”三句 ,写远山在黄昏中的姿态 。“蘋洲”是长满蘋草的洲渚;蘋洲之外,远山在暮色中敛下了它的眉峰,这是将愁苦的感情移入于物,写的是带情之景。这种写法,一方面增加了状物的形象性,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可谓一举两得。“人间俯仰陈迹”至“磨灭几英雄”五句,转入怀古。作者遥想当年与平山堂有密切关系的欧阳修和苏东坡两位“仙翁”已经逝去 ,黯然神伤扼腕叹息。“杨柳”和“烟雨”是欧阳修和苏东坡词中描写的平山堂景色,作者巧妙地引用这两个词,除了表示对欧苏二公无限景仰外 ,还寄托了沧桑之感。“杨柳”已非 ,“烟雨”依旧,而几许英雄,已磨灭于此变化之中。这几乎是文人登临怀古的一个永恒主题,骨子里是感到人生虚幻,蒙上了一层虚无的感伤色彩,这是失意牢落者常有的感情。

最后两句,从怀古议论回到现实,写自己又将匹马登程,在西风凄烈的天地之间,怅然孤啸。其情其景,是够令人感伤的。这一结尾,又回到了飘泊的愁思,与上片遥相呼应。

此词从登平山堂所见景物写起,转入抒情、议论,除了怀念欧苏两位“文章太守”以外,又抒发了国土未被收复的愁恨,思想内容是丰富的。词的上片从山色写到身世、家国之悲,从横的方向驰骋思想,换头又回到山色,使描写对象与上片开头复合;然后再从纵的方向驰骋思想,怀念欧苏二公,其写法大开大合,纵横自如。最后以匹马西风作结,留下了词人踽踽独行的形象,久久绕人脑际。

方岳诗集
  • 水调歌头·左手紫螯蟹 - 方岳 - [宋]

    左手紫螯蟹,右手绿螺杯。古今多少遗恨,俯仰已尘埃。不共青山一笑,不与黄花一醉,怀抱向谁开。举酒属吾子,此兴正崔嵬。夜何其,秋老矣,盍归来。试问先生归否,茅屋欲生苔。穷则箪瓢陋巷,达则鼎彝清庙,吾意两悠哉。寄语雪溪外,鸥鹭莫惊猜。
  • 水调歌头·醉我一壶玉 - 方岳 - [宋]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 水调歌头·明日又重午 - 方岳 - [宋]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 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 水调歌头·剡曲一篷月 - 方岳 - [宋]

    剡曲一篷月,乘兴到人间。蓬莱山在何处,鹤骨不禁寒。胸有云门禹穴,笔有禊亭晋帖,风露洗脾肝。秋入紫宸殿,磨玉写琅玕。问何如,趋琐闼,系狨鞍。江涛今已如此,可奈寸心丹。我宋与天无极,公寿如春难老,王气自龙蟠。勋业付浯石,留与世人看。
  • 水调歌头·宇宙一杯酒 - 方岳 - [宋]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飧水宿,底处不烟芜。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 水调歌头·世不乏季子 - 方岳 - [宋]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劲节九秋干,和气万家春。 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
  • 水调歌头·老子兴不浅 - 方岳 - [宋]

    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於飞。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归去不归去,未了比山薇。
  • 浣溪沙 - 方岳 - [宋]

    半壳含潮带靥香。双螯嚼雪迸脐黄。芦花洲渚夜来霜。短棹秋江清到底,长头春瓮醉为乡。风流不枉与诗尝。
  • 浣溪沙 - 方岳 - [宋]

    夜醉渊明把菊图。宿酲扶晓又冰壶。 秋香留得伴双凫。并日满浮金凿落, 明年初赐玉茱萸。更书欲上有除书。
  • 蝶恋花·雁落寒沙秋恻恻 - 方岳 - [宋]

    雁落寒沙秋恻恻。明月芦花,共是江南客。骑鹤楼高边羽急。柔情不尽淮山碧。 世路只催双鬓白。菰菜莼羹,正自令人忆。归梦不知江水隔。烟帆飞过平如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