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3个与“”相关的成语:
  • 过目成

    [拼音] guò mù chéng sòng
    [释义] 只要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 《宋史 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 耳闻则

    [拼音] ěr wén zé sòng
    [释义]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昼耕夜

    [拼音] zhòu gēng yè sòng
    [释义]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诵:读书。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 家传户

    [拼音] jiā chuán hù sòng
    [释义]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曲·填词名手》:“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 心惟

    [拼音] kǒu sòng xīn wéi
    [释义] 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 一时

    [拼音] chuán sòng yī shí
    [释义] 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出处] 鲁迅《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
  • 触目成

    [拼音] chù mù chéng sòng
    [释义]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 唐 姚思廉《陈书 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
  • 心维

    [拼音] kǒu sòng xīn wéi
    [释义]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与《忠鉴录》同立课程,使其口诵心维,可以迁善改过。”
  • 不绝

    [拼音] chuán sòng bù jué
    [释义] 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又照秦淮一叶枫》:“那篇数百年来传诵不绝的《正气歌》,博得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敬。”
  • 讽德

    [拼音] fěng dé sòng gōng
    [释义] 赞美、颂扬功德。
    [出处] 汉·焦赣《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周美盛隆,奭旦辅成,光济冲人。”
  • 家传人

    [拼音] jiā chuán rén sòng
    [释义]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出处] 宋 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 涂歌邑

    [拼音] tú gē yì sòng
    [释义]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增类帝之宫,饬礼神之馆,涂歌邑诵,以望属车之尘者久矣。”
  • 五车

    [拼音] rì sòng wǔ chē
    [释义] 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出处] 宋·朱熹《答陈师德书》:“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