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1个与“”相关的成语:
  • 克绍

    [拼音] kè shào jī qiú
    [释义]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会学着先辈人缀补兽皮制皮袄;弯着柳条制畚箕。比喻能继承先辈事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北斗

    [拼音] nán jī běi dǒu
    [释义] 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出处] 《诗经 小雅 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头会

    [拼音] tóu kuàn jī liǎn
    [释义]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 山之节

    [拼音] jī shān zhī jié
    [释义]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出处]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 科头

    [拼音] kē tóu jī jù
    [释义]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出处] 唐 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 头会

    [拼音] tóu huì jī fù
    [释义] 见“头会箕敛”。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
  • 裘相继

    [拼音] jī qiú xiāng jì
    [释义] 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 科头

    [拼音] kē tóu jī jù
    [释义] 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入道》:“这搭儿瀑布飞流,青松夹道,将蒲团打坐一回,正是科头箕裾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 为裘为

    [拼音] wéi qiú wéi jī
    [释义]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
    [出处]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拼音] zhí jī zhǒu
    [释义] 执:拿,持;箕帚:簸箕和扫帚。指充当臣仆或妻子。借称妻子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一介嫡女,执箕帚以咳姓于王宫。”
  • 煮豆燃

    [拼音] zhǔ dòu rán qí
    [释义] 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