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0个与“”相关的成语:
  • 画龙点

    [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释义]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目不转

    [拼音] mù bù zhuǎn jīng
    [释义]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擦亮眼

    [拼音] cā liàng yǎn jīng
    [释义] 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被蒙骗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2章:“他要大家擦亮眼睛,看清方向,稳住心思,不要被一时风吹草动迷糊住。”
  • 之笔

    [拼音] diǎn jīng zhī bǐ
    [释义]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 金刚眼

    [拼音] jīn gāng yǎn jīng
    [释义]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 火眼金

    [拼音] huǒ yǎn jīn jīng
    [释义]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 暴眼

    [拼音] gǔ jīng bào yǎn
    [释义] 眼睛突出的样子。
    [出处]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国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 目乱

    [拼音] mù luàn jīng mí
    [释义] 见“目乱精迷”。
    [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
  • 鼓眼努

    [拼音] gǔ yǎn nǔ jīng
    [释义] 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谓使眼色。
    [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七:“‘你跟我来,有句话问你。’他鼓眼努睛,对她这样说。”
  • 张眼露

    [拼音] zhāng yǎn lù jīng
    [释义] 谓瞪着眼睛说瞎话。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这晁大哥可是听着人张眼露睛的没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