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27个与“”相关的成语:
  • 横征暴

    [拼音]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释义] 横:蛮横;征:征发;征税;敛:搜刮。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名目是规划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 色屏气

    [拼音] liǎn sè bǐng qì
    [释义]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出处]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 藏锋

    [拼音] cáng fēng liǎn è
    [释义] 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野叟曝言》一三回:“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
    [出处]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敛锷,出奇制胜,……则於虞有取焉。”
  • 声屏气

    [拼音] liǎn shēng bǐng qì
    [释义]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 声屏息

    [拼音] liǎn shēng píng xī
    [释义] 见“敛声屏气”。
    [出处] 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
  • 藏锋

    [拼音] cáng fēng liǎn ruì
    [释义]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 锷韬光

    [拼音] liǎn è tāo guāng
    [释义] 比喻隐匿锋芒,才气不外露
    [出处] 明 张煌言《上鲁国主启二》:“仍乞敛锷韬光,以绝敌人窥伺。”
  • 无厌

    [拼音] jù liǎn wú yàn
    [释义] 聚敛:搜刮,盘剥。厌:饱,满足。尽力收刮钱财,永远也不满足。形容非常贪婪。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 销声

    [拼音] xiāo shēng liǎn jì
    [释义] 犹言销声匿迹。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
  • 横科暴

    [拼音] héng kē bào liǎn
    [释义] 同“横征暴赋”。
    [出处] 《元史·外夷传一·高丽》:“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
  • 手待毙

    [拼音] liǎn shǒu dài bì
    [释义] 犹言束手待毙。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 头会箕

    [拼音] tóu kuàn jī liǎn
    [释义]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 屏声

    [拼音] píng shēng liǎn xī
    [释义]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连连~,不敢作声。”
    [出处] 《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 韬光

    [拼音] tāo guāng liǎn jì
    [释义] 同“韬光晦迹”。
    [出处] 明·袁宏道《德山尘谭》:“学道人须是韬光敛迹,勿露锋芒,故曰潜曰密。”
  • 横征苛

    [拼音] hèng zhēng kē liǎn
    [释义] 指滥收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出处] 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文》:“犹恐不足制吾族死命也,于是横征苛敛,供其饕餮。”
  • 革面

    [拼音] gé miān liǎn shǒu
    [释义] 指改恶从善,不敢恣意妄为。
    [出处] 唐·独孤及《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耻格。”
  • 暴征

    [拼音] jí liǎn bào zhēng
    [释义] 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出处] 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 横赋暴

    [拼音] héng fù bào liǎn
    [释义] 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处] 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 繁刑重

    [拼音] fán xíng zhòng liǎn
    [释义] 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只为着土木疲民,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
  • 容屏气

    [拼音] liǎn róng bǐng qì
    [释义]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出处] 《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