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3个与“”相关的成语:
  • 弃前嫌

    [拼音] juān qì qián xián
    [释义] 抛弃旧有的嫌隙。
    [出处] 汉 王褒《九怀 株昭》:“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 躯报国

    [拼音] juān qū bào guó
    [释义] 捐躯:舍弃生命。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
    [出处] 《元史 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 躯赴难

    [拼音] juān qū fù nàn
    [释义]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出处]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杂税

    [拼音] kē juān zá shuì
    [释义] 苛:苛细、繁重;杂:多种多样的。指旧社会反动统治者压榨劳动人民而强行征收的苛细繁重的捐税。
    [出处] 郭沫若《天地玄黄 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购买力减低了。”
  • 为国

    [拼音] wèi guó juān qū
    [释义]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 细大不

    [拼音] xì dà bù juān
    [释义]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 躯殉国

    [拼音] juān qù xùn guó
    [释义] 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出处] 北魏·杨衒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 粉骨

    [拼音] fěn gǔ juān qū
    [释义] 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出处] 唐 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 慷慨

    [拼音] kāng kǎi juān shēng
    [释义] 慷慨:意气激昂。捐生:舍弃生命。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埋玉》:“娘娘既慷慨捐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恩罢!”
  • 金抵璧

    [拼音] juān jīn dǐ bì
    [释义] 谓不重财物。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出处] 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 顶踵尽

    [拼音] dǐng zhǒng jìn juān
    [释义] 犹言顶踵捐糜。
  • 顶踵

    [拼音] dǐng zhǒng juān mí
    [释义] 谓捐躯,牺牲。
  • 秋毫见

    [拼音] qiū háo jiàn juān
    [释义] 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