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207个与“”相关的成语:
  • 如太山

    [拼音] ān rú tài shān
    [释义] 见“安如泰山”。
    [出处] 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 保国

    [拼音] bǎo guó ān mín
    [释义]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
  • 变危为

    [拼音] biàn wēi wéi ān
    [释义] 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 宋 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 自我

    [拼音] zì wǒ ān wèi
    [释义] 指自己安慰自己
    [出处]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
  • 神定魄

    [拼音] ān shén dìng pò
    [释义] 安:安定,安稳;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稳定神智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人扶入寝室,一夜稳睡。”
  • 富恤贫

    [拼音] ān fù xù pín
    [释义] 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出处] 《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 卧不

    [拼音] wò bù ān zhěn
    [释义]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然则带兵呢?成日里卧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将如何?”
  • 身之处

    [拼音] ān shēn zhī chù
    [释义]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常习故

    [拼音] ān cháng xí gù
    [释义] 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习惯于成规
    [出处]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 坐不

    [拼音] zuò bù ān xí
    [释义]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 气定

    [拼音] shén ān qì dìng
    [释义] 神:精神。指内心十分安定
    [出处] 金·王丹桂《洞仙歌·示门人》:“下虔心,苦志挫锐摧强;忘宠辱,自得神安气定。”
  • 身乐业

    [拼音] ān shēn lè yè
    [释义] 安身:立身。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二人不知谁生谁死,这如何便当作安身乐业的去处?”
  • 枕而卧

    [拼音] ān zhěn ér wò
    [释义]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 如盘石

    [拼音] ān rú pán shí
    [释义]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 分守常

    [拼音] ān fèn shǒu cháng
    [释义] 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
  • 堵乐业

    [拼音] ān dǔ lè yè
    [释义]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出处] 三国 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 生乐业

    [拼音] ān shēng lè yè
    [释义]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 《汉书 严助传》:“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使之无穷。”
  • 土重旧

    [拼音] ān tǔ zhòng jiù
    [释义] 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出处] 《后汉书 南蛮传》:“[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 于故俗,溺于旧闻

    [拼音]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释义]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 视寝

    [拼音] wèn ān shì qǐn
    [释义] 见“问安视膳”。
    [出处] 宋·陈亮《廷对策》:“而问安视寝之余,所以察词而观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