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集》

中共收录了700首诗词:
  •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 白居易 - [唐]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予自罢苏州及兹,换八刺史也。]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馆娃宫,今灵岩寺也。乌鹊桥在苏州南门。]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 时热少见客因咏所怀 - 白居易 - [唐]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 北窗竹石 - 白居易 - [唐]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筠风散余清,苔雨含微绿。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 宴后题府中水堂赠卢尹中丞 昔予为尹日创造 - 白居易 - [唐]

    水斋岁久渐荒芜,自愧甘棠无一株。新酒客来方宴饮,旧堂主在重欢娱。莫言杨柳枝空老,直至樱桃树已枯。[府妓有歌杨柳枝曲者,因以名焉。府西有樱桃厅,因树为名,今树亦枯也。]从我到君十一尹,相看自置府来无。[自予罢后,至中丞凡十一尹也。]
  • 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 白居易 - [唐]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自云乡管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一落蕃中四十
  • 古冢狐-戒艳色也 - 白居易 - [唐]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何况褒妲之色
  • 不睡 - 白居易 - [唐]

    焰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年衰自无睡,不是守三尸。
  • 窗中列远岫 - 白居易 - [唐]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 南池 - 白居易 - [唐]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 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 一字至七字诗 - 白居易 - [唐]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 任氏行 - 白居易 - [唐]

    兰膏新沐云鬓滑,宝钗斜坠青丝发。
  • 任氏行 - 白居易 - [唐]

    蝉鬓尚随云势动,素衣犹带月光来。
  • 任氏行 - 白居易 - [唐]

    燕脂漠漠桃花浅,青黛微微柳叶新。
  • 任氏行 - 白居易 - [唐]

    玉爪苍鹰云际灭,素牙黄犬草头飞。
  • 离别难 - 白居易 - [唐]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 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 同友人寻涧花 - 白居易 - [唐]

    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记取花发时,期君重携手。我生日日老,春色年年有。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
  • 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 - 白居易 - [唐]

    古人惜昼短,劝令秉烛游。 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 复有盈尊酒,置在城上头。 期君君不至,人月两悠悠。 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 清光正如此,不醉即须愁。
  • 病中友人相访 - 白居易 - [唐]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 - 白居易 - [唐]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旧游都似梦,乍到忽如归。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
  • 春晚寄微之 - 白居易 - [唐]

    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年芳与心事,此地共蹉跎。南国方谴谪,中原正兵戈。眼前故人少,头上白发多。通州更迢递,春尽复如何?
  •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