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诗集》

中共收录了848首诗词:
  • 剡原九曲(九首) - 高启 - [明]

    俗驾不可到,有地岙中小。回回别涧通,宛宛连岗绕。人家陵谷暗,不见旭光晓。东作起炊藜,惟应候啼鸟。¤
  • 剡原九曲(九首) - 高启 - [明]

    密筿覆碕岸,石穴黝而深。居人负薪归,驻听风水音。回看莲花峰,霭霭生夕阴。不有僧钟来,高路谁能寻。¤
  • 姑苏杂咏 孤园寺(在洞庭山,梁散骑常侍吴 - 高启 - [明]

    欲问南朝常侍宅,已为西域化人宫。山僧归带渔舟雨,湖鸟来闻粥鼓风。橘柚垂檐秋殿暗,波涛惊座夜堂空。给孤长者谁曾见,应在烟云杳霭中。
  • 清明呈馆中诸公 - 高启 - [明]

    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雨醉京华。
  • 咏梅 - 高启 - [明]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 岳王墓 - 高启 - [明]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 送陈秀才归沙上看墓 - 高启 - [明]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后,几家坟上子孙来。
  • 牧牛词 - 高启 - [明]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 姑苏杂咏 太湖 - 高启 - [明]

    长溪如白虹,分走荆霅派。具区纳群流,襟带三郡界。太虚混鸿蒙,元气流沆瀣。初疑溟渤宽,稍觉云梦隘。茫茫雁飞迟,飒飒帆度快。雨来鼍报鸣,风起鸥惊迈。神龙作渊都,岂复数鳞介。珠光照水府,不受白日晒。朝看炮车云,云浪动澎湃。声吹地将浮,势击山欲坏。黄头虽轻生,捩柁不敢懈。有时湛明镜,峰吐青几块。烟中树若莎,
  •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吐月峰 - 高启 - [明]

    四更栖鸟惊,山白初上月。起开东阁看,正在云峰缺。
  • 姑苏杂咏 之荆操 - 高启 - [明]

    粤有我土,岐山之下。孰是营之,维我考祖。今我于迈,自岐徂荆。岂不怀归,念我弟兄。民勿我思,我斯安只。国已有后,先君季子。予思泰伯之德而作。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 高启 - [明]

    茶租催未得,菊饵服还能。行古时人笑,文工造化憎。贫留渔艇载,老谢鹤书征。谁识先生乐,悠然卧枕肱。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 高启 - [明]

    汩汩泉通圃,萧萧柳映门。折花摇树影,踏藕损莲根。饥鸭呼归舰,新蚕试浴盆。屋前高石在,知是郁林孙。¤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 高启 - [明]

    沐罢便轻帻,消摇咏晚天。清风苏病鹤,骤雨集鸣蝉。旧史堆缃素,新经录洞玄。谁知城郭里,别自有林泉。¤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 高启 - [明]

    澹泊心情在,萧疏鬓影残。引泉规作沼,留笋待成竿。自洗沾泥屐,谁收挂壁冠。毛公新有约,月夜礼天坛。¤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 高启 - [明]

    长物元无有,何劳犬护扉。借看高士传,学制道人衣。窗破容萤入,船空载鹤归。定缘幽事绕,不是宦情微。¤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 高启 - [明]

    斩伐凭樵斧,经纶在钓车。薄云还露月,小雨不妨花。酒债应多处,诗名自一家。虚烦时主召,懒脱故衣麻。¤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 高启 - [明]

    自少图名意,谁言世不知。僧求开寺记,客送买山资。细雨鱼生子,斜阳燕哺儿。平生无事迫,心苦为寻诗。¤
  •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含晖峰 - 高启 - [明]

    演漾弄晴晖,江山秋敛霏。我吟康乐句,日暮澹忘归。
  •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立雪堂 - 高启 - [明]

    堂前参未退,立到雪深时。一夜山中冷,无人祇自知。
  • 高启
  •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高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