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诗集》

中共收录了134首诗词:
  • 偶作 - 汤显祖 - [明]

    兵风鹤尽华亭夜,彩笔鹦销汉水春。天道到来那可说,无名人杀有名人。
  • 朔塞歌二首 - 汤显祖 - [明]

    独上偏头笑一回,娘娘滩上绣旗开。金珠不施从军妇,顺义夫人眼里来。
  • 朔塞歌二首 - 汤显祖 - [明]

    白道徐流过五重,青春绣甲隐蒙茸。归骢莫缓游乡日,噪鹊长看小喜峰。
  • 雁山迷路 - 汤显祖 - [明]

    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屏山遮不断,前面剪刀峰。
  • 忽见缪仲淳二首 - 汤显祖 - [明]

    屏风叠里雁初回,滟滟湖天片月开。紫柏去时春色老,可中还有到人来。
  • 忽见缪仲淳二首 - 汤显祖 - [明]

    数滴瓶泉花小红,丝丝禅供翠盘中。秋光坐对蒲塘晚,一种香清到色空。
  • 饮青来阁即事二绝 - 汤显祖 - [明]

    城南烟色远萋萋,高宴城隅日未低。最是一春撩落处,秋千斜月画楼西。
  • 送别刘大甫 - 汤显祖 - [明]

    欲别悲歌鸡又鸣,白头无计与刘生。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
  • 临章楼闻越舸且别怅然二首 - 汤显祖 - [明]

    临章楼畔唱歌频,乱飒花枝记饮巡。定去扬州须说与,相怜还是故乡人。
  • 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 - 汤显祖 - [明]

    平昌四见碧桐花,一睡三餐两放衙。也有云山开百里,都无城郭凑千家。长桥夜月歌携酒,僻坞春风唱采茶。即事便成彭泽里,何须归去说桑麻。¤
  • 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 - 汤显祖 - [明]

    金沙原与蜀通津,路出黔阳千里尘。何事不教东一线,兰沧千古为他人。鬼气临参不肯降,时时兵甲问南邦。天开贵竹当雄楚,地拥西台接丽江。
  • 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二首 - 汤显祖 - [明]

    明远楼前湖水连,月中相对两苍然。姮娥既有长生药,未必全将与少年。
  • 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二首 - 汤显祖 - [明]

    友声相唤出河津,伐桂丁丁向月轮。大有少年那薄幸,姮娥须惜老成人。
  • 拨闷偶怀江陵相以下八公 - 汤显祖 - [明]

    总教抛却宦情何,忽自悲伤忽笑歌。半百年来迁客里,数家开阁不曾过。
  • 寄谢饷部辽左二首 - 汤显祖 - [明]

    插汉窥关事欲多,辽阳当已失红罗。宁前直钞开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
  • 寄谢饷部辽左二首 - 汤显祖 - [明]

    中郎万里寄军储,海饷登莱似国初。若道全辽堪郡县,只消家令几行书。
  • 七夕醉答君东 - 汤显祖 - [明]

    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 柳丝楼感事二首 - 汤显祖 - [明]

    残日西楼映粉红,画眉吹蹙柳条风。重来攀折人何处,肠断千丝一笛中。
  • 柳丝楼感事二首 - 汤显祖 - [明]

    一年春事赏心同,千里湘皋曲未终。别恨乍随帆影去,柳条眉晕半丝风。
  • 南旺分泉 - 汤显祖 - [明]

    依阴发泉壑,开阳盛云雷。挥珠即横厉,弭枻暂徘徊。神媪膏云落,天孙瀵雨开。唯王资转输,画地此萦回。涓涓连卫潞,洒洒注河淮。高牂刺云日,横筹傲山崖。鲜冰敌阳至,神木斩阴来。浮吹彻终夜,飞舰常千枚。珠粒山东泉,藿肉江南财。当知禹贻厥,宜歌帝念哉。
  • 汤显祖
  •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汤显祖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