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诗集》

中共收录了881首诗词:
  • 寄金陵和上人 - 贺铸 - [宋]

    旧年问米欲东流,先赋新诗寄石头。赤鯶久沉江上信,杂悬误落海边州。想君道眼遥相识,顾我官身可自由。香火因缘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
  • 寄王岐 - 贺铸 - [宋]

    未从名宦两蹉跎,可但诗狂与酒魔。紫陌尘埃日驰逐,青楼灯火夜经过。当时豪纵年方少,今日疏慵病更多。唯见凭栏复攲枕,往来方寸奈情何。
  • 寄周文清 - 贺铸 - [宋]

    节物惊心不我留,故人相望海边州。苦荷老尽池台晚,鸿雁来多云汉秋。谁共清樽寻乐事,独将长幅写离忧。明年芳草青门道,好试青衫伴侠游。
  • 江夏八咏 - 贺铸 - [宋]

    祖龙砺长剑,昔道此南巡。徒挟雄鋩利,湘川奈水神。
  • 江夏八咏之二右灵竹寺 - 贺铸 - [宋]

    高岸已为谷,斯人如蜕蝉。固应留宝刻,信示当家仙。
  • 江夏寓兴二首之二 - 贺铸 - [宋]

    陂湖蹙坊市,江汉复纵横。沮洳莎城阽,晴阳竹瓦鸣。新文添鹏赋,异味识鼋羹。岂复悲流落,官粮寓此生。
  • 京居感兴 - 贺铸 - [宋]

    为问长安客,何人识要津。长持一马箠,浪走六街尘。城阙烟中晓,关河雪後春。故园桃李在,樽酒愿相亲。
  • 九月十日寄潘邠老 - 贺铸 - [宋]

    明月昔如许,怀人殊不来。徒歌桃叶曲,又负菊华开。尺纸缄愁去,扁舟载梦回。它年鸡黍约,千里信悠哉。
  • 老鹤叹 - 贺铸 - [宋]

    华表华表归来乎,出无车,食无鱼。懿公之遇难再图,卑栖俛啄同群雏。谁谓嵇氏子不孤,强颜市井交屠沽,巨源密启亦已疏。呜呼,卫侯既不可作,道林今也则无。露鸣风舞何区区,夙夜供君耳目娱。西山二子饥相似,南国三闾放不如。端虑盘飧怀异味,并随焦尾付庖厨。
  • 李固道中怀寄杜邯郸 - 贺铸 - [宋]

    西望丛台百尺间,车轮无角不知还。大夫庭下长无讼,谁伴青堂整日闲。
  • 留别王掾元胥 - 贺铸 - [宋]

    之子贯东牟,青衫试宦游。颠非小贺比,爽自阿戎流。未即芸香拜,俄先瓜戍秋。孤蓬别夜思,霜月满沧洲。
  • 留别彦上人 - 贺铸 - [宋]

    道人临别重留连,应念吾生汩世缘。拄笏看山犹故态,量船载酒异常年。兴来不计远千里,休去可须持一钱。会作清凉老庵主,两盂分粥对床眠。
  • 留题左顾亭二首之二 - 贺铸 - [宋]

    亭际高枞满百围,不无山鬼此焉依。咿呦为话当年事,曾见将军佩印归。
  • 梅华寄清凉和上人 - 贺铸 - [宋]

    石头城上客,领取一枝梅。何事春消息,今从江北来。
  • 钱塘海潮 - 贺铸 - [宋]

    高岸如陵累石顽,一支涨海横中间。九军雷鼓震玉垒,万里墨云驱雪山。奏政维舟羞胆怯,史迁舐笔恨才悭。钱郎几许英雄气,强弩三千拟射还。
  • 三月二十日游南台 - 贺铸 - [宋]

    晴春六十日,不与酒杯亲。吏事岂无闲,风雨复兼旬。始作南城游,时物固已陈。扫不见桃李,浓绿迷荆榛。登高暂逍遥,引目清泗滨。向田有交迳,俯城皆要津。得意属禽鱼,可爱不可驯。顾余千里客,眷此十日春。胡不念尔生,筋骸劳欠伸。二十起丁籍,一官初为贫。侜张西复东,甑满莱芜尘。黄绶彼何物,豕苓安足珍。山园有芳兰,
  • 上巳晚泊龟山作 - 贺铸 - [宋]

    薄暮东风不满帆,迟迟未忍去淮南。故园犹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兰叶自供游女佩,芸编聊对故人谈。洛桥车骑相望客,曾为吴儿几许慙。
  • 送寇元弼王文举 - 贺铸 - [宋]

    无端嵇氏叟,早结曹家偶。不遂龙蛇藏,翻从牛马走。东西只强颜,清镜照人顽。攲枕知归路,开屏认旧山。甘心折腰膂,为饱来西楚。始验釜生鱼,还悲厕中鼠。两君冰玉人,倾盖许相亲。何意尘埃地,欻游云汉津。佳时第行乐,不与华年约。大白酒交酬,长笺诗间作。俄报戍期秋,扁舟去莫留。台乡淮水北,和氏玉坑头。飘颻同李郭,
  • 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之七 - 贺铸 - [宋]

    门阑曳裾客,皆自许人豪。今日宸廷下,谁知北郭骚。
  • 题海陵寓舍二首之二 - 贺铸 - [宋]

    池上雪初消,春鸦已占巢。自怜流寓迹,无地可诛茅。
  • 贺铸
  •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贺铸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