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诗集》

中共收录了576首诗词:
  • 指巡胡 - 元稹 - [唐]

    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挺身唯直指,无意独欺愚。
  • 野狐泉柳林 - 元稹 - [唐]

    去日野狐泉上柳,紫牙初绽拂眉低。秋来寥落惊风雨,叶满空林踏作泥。
  • 使东川·嘉陵驿二首 - 元稹 - [唐]

    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 使东川·百牢关 - 元稹 - [唐]

    嘉陵江上万重山,何事临江一破颜。自笑只缘任敬仲,等闲身度百牢关。
  • 使东川·望驿台 - 元稹 - [唐]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 酬知退 - 元稹 - [唐]

    终须修到无修处,闻尽声闻始不闻。莫著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 使东川·汉江上笛 - 元稹 - [唐]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 过襄阳楼 - 元稹 - [唐]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 - 元稹 - [唐]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欢言未盈口,
  • 虫豸诗·蜘蛛 - 元稹 - [唐]

    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萦缠伤竹柏,吞噬及虫蛾。为送佳人喜,珠栊无奈何。网密将求食,丝斜误著人。因依方纪绪,挂罥遂容身。截道蝉冠碍,漫天玉露频。儿童怜小巧,渐欲及车轮。稚子怜圆网,佳人祝喜丝。那知缘暗隙,忽被啮柔肌。毒腠攻犹易,焚心疗恐迟。看看长祆绪,和扁欲涟洏。
  • 赋得鱼登龙门 - 元稹 - [唐]

    鱼贯终何益,龙门在苦登。有成当作雨,无用耻为鹏。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风云潜会合,鬐鬣忽腾凌。泥滓辞河浊,烟霄见海澄。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
  • 贞元历 - 元稹 - [唐]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
  • 感事三首 - 元稹 - [唐]

    为国谋羊舌,从来不为身。此心长自保,终不学张陈。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富贵年皆长,风尘旧转稀。白头方见绝,遥为一沾衣。
  •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 - 元稹 - [唐]

    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净。开敷多喻草,凌乱被幽径。压砌锦地铺,当霞日轮映。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结叶影自交,摇风光不定。繁华有时节,安得保全盛。色见尽浮荣,希君了真性。
  • 别李三 - 元稹 - [唐]

    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但感游子颜,又值馀英落。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
  •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 - 元稹 - [唐]

    天色低澹澹,池光漫油油。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神恬津藏满,气委支节柔。众处岂自异,旷怀谁我俦。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开颜陆浑杜,握手灵都周。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 - 元稹 - [唐]

    湿垫缘竹径,寥落护岸冰。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笑言各有趣,悠哉古孙登。
  •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 元稹 - [唐]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
  •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 - 元稹 - [唐]

    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帑。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
  •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 - 元稹 - [唐]

    病与穷阴退,春从血气生。寒肤渐舒展,阳脉乍虚盈。就日临阶坐,扶床履地行。问人知面瘦,祝鸟愿身轻。风暖牵诗兴,时新变卖声。饥馋看药忌,闲闷点书名。旧雪依深竹,微和动早萌。推迁悲往事,疏数辨交情。琴待嵇中散,杯思阮步兵。世间除却病,何者不营营。
  • 元稹
  •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元稹诗集]